马基雅维利主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1469年——1527年),全名是尼可罗·迪·贝纳尔多·德·马基雅维利,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在面对欧洲列强和罗马教廷的反复蹂躏中,他坚决主张尽快结束意大利的长期分裂局面,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简言之一句话,马基雅维利终其一生都在为了意大利的真正统一而奋斗。

  随着他的《君主论》和《李维史论》相继问世,马基雅维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他的这一系列的理论,不仅对当时,即便对现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强调君主同百姓保持长期良好关系;尤其重视国家的军事力量积累;做事通权达变,注重实效,追求效果;为达到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等方面,逐渐被融合成为了“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被誉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史学家和哲学家。但是,他的一系列理论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轰动,遭到不小的非议和争执。

  同时,也被很多人奉为了无上的经典,比如拿破仑、俾斯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等强权者,就都对他的理论极为推崇。墨索里尼曾经提到:

  意大利地处欧洲,位于海陆经济和东西方经济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生产力水平发展迅猛,成为了资本主义在欧洲最早萌芽的地区。

  马基雅维利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思想、政治、文化和经济都极其动荡的时期。当时,虽然处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但意大利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内忧外患。

  意大利长期分裂,域内的佛罗伦萨、米兰、比萨和威尼斯等传统邦国,分别在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强国的支持下相互攻伐,极大地内耗了自身的实力。

  马基雅维利认为,如果能够避免战争,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实现意大利的和平统一,将会是最理想的结果。

  欧洲国家中无论是法国、奥地利还是西班牙,都在进行积极的对外扩张,从中攫取利益。而且,近在咫尺的罗马教皇,也不消停,利用教廷的势力不断侵蚀他国,以期继续维护封建宗教统治。

  马基雅维利主义不是简单的方法论,而是一系列综合理论所汇总而成的体系,内容非常庞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君权至高无上,丝毫不受任何道德准则的限制。而且,君主应该大权独揽,实施中央集权式管理。

  虽然君权神圣,可以约束和制约贵族阶层。但是,君权不能被用来人民,尤其还要保护新生的资产阶级,不能侵犯私人财产。

  只要目标光明正大,可以不考虑手段和方法。甚至,即便“外仁慈而内奸恶”也可以理解。

  性恶论由中国的荀子最早提出,虽然他是孔孟学说的继承者,但却不认同孟子的性善论。据《荀子·礼论》记载:

  他认为人本质是恶的,只有经过后天的教化才能转变为善,荀子的观点一经提出就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马基雅维利主义,事实上就是对于荀子“性恶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据《君主论》记载: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本性是贪婪的,之所以服从君主的统治,只是出于不得已。一旦出现机会,定然伺机作乱。

  表面看起来,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很多方面都与传统道德相悖。不过,马基雅维利所说的政治与道德可以分离,并不是说道德就完全不存在,而只是退居到次要的地位而已。

  他的逻辑很难理解,从现代哲学的观点分析,马基雅维利没有将政治和道德联系起来,而采用了孤立、片面和静止的方式,缺乏辩证的角度,颇有“形而上学”的意味。据《君主论》记载:

  由此可见,尽管马基雅维利对于道德的表述方法很奇怪,但如果我们认为马基雅维利是一个不讲道德规范的人,那就错怪他了,是大错特错,完全偏离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初衷。

  马基雅维利主义虽然争议不断,甚至被后世一度禁止了许久,但却难以掩盖其中包含的精髓之处。即便放眼现在,也充满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马基雅维利为了其“高尚的目的”,积极鼓吹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甚至包含极端的邪恶性。而且,某些观点还被战争的极端分子所利用,就连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被指是因为受到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蛊惑。

  但从进步的方面讲,马基雅维利主义诞生于黑暗和腐朽的中世纪。它仿佛就是暗夜中的灯塔,为促进当时社会的觉醒,去摆脱宗教神学的控制,加快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的解放和经济领域的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助益。马克斯曾经这样评价:

  虽然思想和著作多有被后世的质疑和诟病之处,但是,对于马基雅维利本人而言,他的确称得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者和爱国者。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