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杀人者:美国校园枪击案的永劫轮回

今年5月24日,美国德州西南部的乌佛德镇(Uvalde)发生死伤惨重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刚满18岁的拉莫斯(Salvador Ramos)在枪伤祖母后、拿着两把刚买的、有死神的圣物称号的AR-15半自动步枪闯进罗伯小学(Robb Elementary School)的教室开枪滥杀,总共造成19名学生和两名教师死亡。由于死亡人数众多、而且绝大多数又是小学生,震惊美国海内外,余波荡漾至今迄仍未消停。

美国校园枪击暴力问题在国际获得广泛关注,始于1999年4月20日在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发生的科伦拜高中屠杀事件(The Columbine High School massacre)。两名带着枪枝和爆裂物的青少年学生当天闯进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并造成其他24人受伤,两人随后自杀身亡。

该案被视为(直至当时)美国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枪击事件。尽管它的血腥程度后来已不断被超越,但科伦拜高中屠杀事件仍被视为这类枪击案的血腥里程碑,影响之深远难以估计。

这类案件发生后,最先引发激烈讨论的就是枪枝管制问题。但这个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因为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人民有拥枪权。除非修宪禁炝,否则无论你怎么修法管制,只要大多数人民仍然可以拥枪,三不五时就会有一些神经病或情绪失控的人拿着枪出来滥杀一通。

更重要的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NRA)势力很大,据称有将近500万名会员,还有军工产业者在背后撑腰,他们一再花大钱在国会游说阻挠管制枪枝。在可见的将来,期望美国的枪击案减少,无异是痴人说梦。

同样引发人们热烈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美国的枪击案(尤其是校园枪击案)问题特别严重?加拿大、瑞士同样允许人民拥枪,但枪击案数字却远比美国来得少(一年才发生几宗),更遑论校园枪击案了,为什么?

美国着名纪录片导演麦可摩尔(Michael Moore)2002年时曾推出《科伦拜校园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一片,里面广泛探讨了美国的校园枪击案问题。摩尔在片尾时走访了曾担任全国步枪协会主席的奥斯卡影帝却尔登希斯顿(Charlton Heston)。希斯顿受访时说:我认为,美国历史就是一部双手沾满血腥的历史。

这的确是事实。回顾美国历史,从先民踏上这块新大陆的土地开始,到独立战争、开拓大西部,整个江山就是靠美国人民用枪杆子打出来的。爱枪、拥枪,几乎成了美国人民血液里的DNA,代代相传至今。另外有受访者表示:美国人倾向于用枪枝来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许多美国人在面对问题时,潜意识里仍残存着拓荒时代用枪枝快意恩仇的想法。

美国人的爱枪、爱暴力,充分显现在他们的次文化里。从漫画、动画、电影、音乐(如玛丽莲曼森的音乐)到电玩,内容莫不充斥着满满的暴力(并且大量又强劲的放送到全世界),严重荼毒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心灵,让他们崇尚武力,动不动就用枪来跟别人对话。

摩尔在《科伦拜校园事件》影片中举出了一个很夸张的例子,在他的家乡密西根州弗林特市,有一名6岁的小学一年级男生,在暂住舅舅家里的时候, 意外找到一把手枪。他把枪带到学校,射杀了一名同龄的女同学。这名小男生行凶的动机不明,却创下纪录,成为美国校园枪击案史上最幼齿的枪手。

美国疾管中心(CDC)日前公布一项统计数字:从2017年开始,被枪杀死亡已经超越车祸,成为美国1至24岁孩童与青少年的头号死亡原因。2020年美国总计有4368名19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成为枪下亡魂。随着美国社会分裂日趋严重,族群冲突加剧、仇恨犯罪增加、校园中歧视、霸凌的现象未见缓解,美国的枪枝暴力问题、尤其是校园枪击案的问题,未来恐怕是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